2025年10月27日上午8时,2025-2026学年度秋季学期第9周升旗仪式在畅春园校区操场举行。

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班级是初二16班。初二16中队是一个以“团结为帆、拼搏为桨”的集体。他们用智慧书写青春,以汗水浇灌梦想,在赛事课、科技节、合唱节等多项活动中表现优异,屡创佳绩。曾荣获畅春竞技比赛足球亚军、排球冠军,多次获评校级“综合优胜先进班集体”、班级文化建设“综合优胜奖”、乐在畅春“一等奖”以及“常规评比优胜班”等荣誉,展现出昂扬奋进的团队风貌。

升旗手怀雨凝同学,她担任班级纪律委员,曾获海淀区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科技节上,她带领小组获“最佳人气奖”。她也是学校健美操队主力,在北京市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为校争光。
护旗手韩恕泽同学,担任班级物理课代表。曾获VEX IQ机器人竞赛总决赛第一名,小提琴“希望之星”银奖,以及全国游泳比赛第八名。
护旗手季安雅同学,担任班级历史课代表,她是校级合唱团成员。曾获班级“全科学习之星”称号,在绿韵之声配音比赛中闯入决赛。


本周国旗下讲话是由陈昱、夏艺珂、潘樱凡和苏恩正同学带来的演讲《山河铭记:母爱与家国的赤诚答卷》。


当朝阳漫过旗杆,五星红旗舒展的红,是山河的底色,更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图腾。今天,我们仰望这面旗帜,望见的,不仅是飘扬的鲜红,更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一个以生命写就的抉择,一份需要由我们接续传承的赤诚。
历史的册页里,总有一些身影,如寒夜星火,照亮民族的脊梁。八十多年前,在民族危亡之际,有一位母亲,在狱中用破碎的身体和坚定的意志,写下了对祖国的忠诚与对儿子的不舍——她就是赵一曼。赵一曼烈士狱中留下的皮与草根,而是一个灵魂在绝境中留下的倔强注脚:粗粝的皮,是她以血肉扛过酷刑的见证;干枯的草根,是绝境中仍向生的坚韧。这份“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风骨,从来不是遥远的传说——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胆,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坦荡,是中国人刻在骨血里的不屈。
而她那封未能亲手交到儿子手中的信,更是一曲母爱与家国情怀交织的绝唱。“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纸短情长,字字含泪,却句句铿锵。有“未能尽教育之责”的遗憾,更有“为国牺牲”的抉择。当个人的骨肉牵挂撞上民族的生死存亡,她把“小家”的柔软,织入“大家”的山河壮阔,这便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无数人以“小我”的取舍,托举起“大我”的新生。这份情怀,不是抽象的标语,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中的矢志坚守。
八十年过去了,硝烟散尽,山河重光。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正是由无数个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赵一曼在信中嘱咐儿子“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而我们的“不忘”,应当是把英雄的坚韧,化作我们直面学习生活中困难的勇气;把家国的情怀,化作我们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温度;让青春的脚步,踏在时代的脉搏上,以寸心寄家国,以青春承薪火。
精神的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生长在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的活的力量。当我们为了一道难题反复钻研时,那是坚韧的延续;当我们为了班级荣誉共同努力时,那是“舍小为大”的践行;当我们关注社会、心怀天下时,那正是家国情怀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生动体现。
同学们,红旗猎猎,是历史在风里的回响;青春灼灼,是传承在当下的答案。愿我们以英魂为指引,以情怀为风帆,把精神的火种揣进心底,活成新时代里,续写传奇的少年!

初一年级常规检查优胜班级合影

初二年级常规检查优胜班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