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下午,自然之翼地质组的同学们早早来到了阅览楼2层,满眼期待地迎来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孙作玉副教授和李家春博士。两位古生物大咖即将为同学们讲述恐龙和鸟的故事。
孙教授告诉同学们,恐龙的故事从距今约两亿四千万年的三叠纪早期开始,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结束。尽管最终只留下了化石,但也能令人们看到当时属于恐龙的中生代的繁荣。它们主宰这个世界长达一亿六千万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短到只是地球存在时间的几十分之一;但说短也不短,长到有足够的时间发育、演变成差异巨大的样貌和习性。
除了讲到恐龙的分类、历史,孙教授也讲到了它们与鸟类的关系,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鸟类的飞行起源,研究学者做过的两大猜想:奔跑起源说和树栖起源说,形象地为同学们演示恐龙如何演变出鸟的翅膀和爪子。孙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孩子们认真专注地聆听,不时地记笔记,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地围着孙教授请教问题。
当然更让同学们兴奋的是这节课不但讲述了许多新奇的专业知识,孙教授和李博士还带来了珍贵的化石标本。菊石、三叶虫、海百合以及狼鳍鱼化石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不同于博物馆参观的只可远观,这次同学们可以切切实实地把化石拿在手里,观察触摸并进行简单的剥离、模拟修复。同学们利用放大镜、手针等工具,结合《认识化石学习单》,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神情专注地剥离化石,沉浸在体验化石的海洋。
本次活动不但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广度,而且引导同学们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活动在同学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
初一9班的时含章感慨:“谁能想过鸟类最最最基本的飞行能力,是通过了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演变才形成的呢!我们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磨练以及神奇之处。不得不令人佩服!看着那一个个被封印在石头中的残骸,我也感受到了自然界那些残酷的斗争,不仅仅是生物与生物的,也有生物与环境的”。
初二18班的宫辰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既了解了更多关于恐龙与鸟的知识,也看到了一些少见的化石,使我对生物的演化和化石的了解更加细致,也更加深刻”。
自然界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等待我们去探索,等待我们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在此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周敏老师的支持和精心安排,感谢地空学院孙作玉教授和李家春博士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内容,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地质盛宴!
供稿:郑卫杰 宫辰星 时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