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国旗下讲话 | 传承中国科学家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2025-03-31  点击数:

2025年3月31日上午8时,2024-2025学年度春季学期第7周升旗仪式在畅春园校区操场举行。

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班级是初一7班。初一7班的同学们活泼开朗,团结和谐。我们坚信:越努力越自由!在智慧星河里,我们是彼此导航的星辰。期中许愿墙见证着我们的蜕变,道法课本剧让校园生活生动再现,英语角里飘荡着努力自信的声音;博览群书的推荐角,都是思想碰撞的轨迹。我们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是朗诵会追光灯里绽放着的主持新星,是交响乐池中跃动着钢琴精灵;也是运动会跑道上划过流星般的轨迹。我们团结互助。我们会悄悄在作业里写下对老师的节日祝福。在同学生病或意外受伤时,总有热心的身影第一时间围拢,主动陪同前往医务室。每逢同学生日,小小的礼物、温馨的话语,都汇聚成了集体的温暖关怀。我们会爱这个班,会主动让他变得温馨、和谐。这就是我们,一个允许个性张扬却始终紧握双手的集体。这就是七班,既能以思想丈量宇宙,又懂得用温暖焐热寒夜的小世界。

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旗手是秦一然同学,她是初一七班的班长,她曾获区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好学生,是我校武术社团成员,曾获京津冀游泳比赛第三名。

张文绮同学,是初一七班宣传委员兼地理课代表,学生会宣传部成员。她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加入了校合唱团、物理竞赛、水煮蛋和健美操社团,曾荣获校级三好学生。

护旗手文林丹同学,她是校级三好学生,初一数学竞赛优秀成员,曾荣获年级学习之星,她是我们心中学习的风向标。

本周国旗下讲话是由娄家郡、郭其晟、林泽宇和陈文玥同学带来的演讲《传承中国科学家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五星红旗正冉冉升起。此刻,让我们共同回望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征程——是什么力量让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蝶变为科技强国?答案,就镌刻在钱学森归国的航船上,熔铸在袁隆平躬耕的稻田里,更凝结成"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赤子丹心映山河——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始终摆放着一幅中国地图。当他突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时,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质疑,这位"两弹元勋"斩钉截铁地回答:"外国人能造的,中国同样能造!"从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到月球背面留下的"中国足迹",正是这种"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赤子情怀,铸就了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

创新利剑破苍穹——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锋芒

袁隆平院士60年如一日扎根稻田,从发现天然杂交稻到创制超级稻,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粮食格局。他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实验室里更种不出丰收。"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必须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面对西方技术封锁,王大珩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当第一块国产光学玻璃在长春诞生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把创新的"中国剑",划破了技术封锁的阴霾。

无私奉献写春秋——奉献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

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里,至今保存着400多个村寨的选址笔记。为了给"中国天眼"找到合适的家,他带领团队跋涉西南深山12年。当FAST首次捕捉到脉冲星信号时,这位"天眼之父"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美丽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青春接力铸辉煌——传承是科学家精神的使命

从"东方红"划破天际,到"嫦娥"探月取壤;从"蛟龙"深潜万米,到"墨子"遨游太空,这些辉煌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青春接力。今天,这份沉甸甸的接力棒,正传递到我们手中。"北斗女神"徐颖研究员曾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坐标,用科学知识破解时代课题!"当我们在课堂上追问真理时,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时,我们就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

老师们、同学们,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着中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用青春热血谱写属于新时代的科技报国,新篇章!

初二年级获奖班级合影

初一年级获奖班级合影

相关链接

北大附中秉承了北京大学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

大力培育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致力于培养

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领军人才。

他们健康自信、尊重自然,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既能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又能热忱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

  • 官方微信

  • 自然之翼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畅春园    版权所有©北大附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