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探奥索隐:趣玩物化地生》附中定制款北大课堂开课啦!

发布日期:2023-09-26  点击数:

在北京大学和相关院系的大力支持下,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空等专业的9位老师组成的北京大学教师团队经过近1年的积极筹备和精心设计,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探奥索隐:趣玩物化地生》科学实践课程终于在金秋时节与同学们见面啦!

自9月6日起,《探奥索隐:趣玩物化地生》科学实践课程已顺利启动开学第一课,至12月底结课,为期一个学期,从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四大学科开设15堂附中定制款北大课堂。

第一次走进北京大学上课,同学们满怀着好奇,开始了对科学的探索。在生物探究中,同学们通过制作压花标本,用艺术创作定格对大自然的美好。在物理探究中,通过观察机械运动的现象,了解能量转化的原理。


北大老师揭秘定制化课堂奥义

课程的设计初衷:为对生物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探索、欣赏和保留生命之美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平心静气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舒解学习压力,陶冶情操,释放自我,使大家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学业和生活。初一的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对世界充满热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要求同学们首先需要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观察每种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之后再通过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进行二次创作,从而进一步挖掘出生物之美,完成自己的情感表达。

针对附中学生的课程设计特点:鉴于同学们年龄还偏小,我大概只设计了二十分钟的理论讲解,之后的时间便留给同学们动手实践。所涉及到的实践操作也是注重规避复杂贵重的仪器,强调其安全性和生活化,因此同学们在了解了标本制作背后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之后,以后即使在家里或任何场所,也能做出美丽的生物标本。希望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能体验艺术创作的欣喜,又可以感悟更多生命的真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师辛广伟老师


课程的设计初衷:这个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普及物理文化,也就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认知,以及对应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也就是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从人类历史来看,最成功有效的认知就是科学认知,是科学认知帮助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成功经验,为往圣继绝学,因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现在很多教育上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得到解决,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这种人才的特点就是能对未知的研究对象构建有效认知,而培养这种人才就是要训练其科学认知能力,只有科学文化融入了中国文化,科学大师才会不断在中国涌现。

针对附中学生的课程设计特点:附中学生已经开始具备基本的观察和逻辑思考能力,但不够系统和熟练,物理知识也相对欠缺,但部分学生已经自学了初高中物理内容。针对这种情况,课程设计上选取简单案例(例如单摆、车轮、塑料弹簧等),并根据科学认知规律,从简单的实验认知到需要思考的理论认知,逐步加深认知,达到学生认知边界,最后再完成有趣的应用认知。这种设计既可以做到课程起点较低,学生都可以入门,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就同时构建了科学认知,训练了科学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学教授穆良柱教授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共同颁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作为北京大学“四级火箭”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附中近年来在北京大学的引领和支持下,持续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和成长路径,协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早发现、早关注、早培养。

在《探奥索隐:趣玩物化地生》系列课程中,我们在微小的视角下观察微生物的生长,通过单摆、驻波现象等简单的物理实验,体会科学的乐趣……北大课堂的画卷徐徐展开,少年们对世界的探索将去往更深更远的知识海洋!


相关链接

北大附中秉承了北京大学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

大力培育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致力于培养

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领军人才。

他们健康自信、尊重自然,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既能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又能热忱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

  • 官方微信

  • 自然之翼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畅春园    版权所有©北大附中初中部